1、档案柜。是我国比较传统的保存纸质档案的装具,古已有之,如所谓的石室金匮、龙柜等。现代档案柜形式多样,有双开门、侧拉门档案柜及单开门五节柜、双开门五节柜、两节或三节组合式档案柜、双面柜等。使用起来比较灵活,便于挪动,有利于防尘、防火、防盗等。例如封闭式档案箱柜,即带盖的箱子和有门的柜子。一般以木材或金属制成,有的还做成组合式,分开为箱,叠放成柜。具有防尘和阻止其他有害物质的侵袭、搬运挪动便利的优点,但是造价高,占据库房有效空间大,单位面积储量小。从长远的角度来考虑,并不适合普遍使用,太浪费。
2、档案架。我国主要有传统式木质开放档案架,铜质的单住式固定架、双柱式固定架、积层架等形式。这类装具具有造价低、要求库房地面的承重与图书架相同、生产工艺简单、工艺水平接近或达到国际同类装具水平、拿取档案比较方便等优点。但密集架却是现在档案馆用于存放档案的主要装具,因为密集架在防火、防盗、防尘等方面集一般档案架和档案柜的优点于一体。美国一般使用的也是密集架,还有一种固定的档案架。固定的档案架类似于仓储式超市中的货架,可放八层档案盒。每隔一个架子在中间的搁板下有一块抽拉板,拉出来以后可以将需要使用的档案盒放在上面,而不用弯腰搬到地面上。但这种固定的档案架在使用过程中明显不是很方便,所以,密集架才是比较普及的。
3、档案箱。由于美国的档案整理和我国有着极大的不同,美国档案文件的整理工作是充分尊重文件形成的自然规律进行归档整理,有关某一主题的档案文件全部放进一个大箱子里,绝不会进行装订,所用的纸箱就是档案箱。档案箱有各种型号和类型,适合不同档案文件的各种存储要求。值得注意的是,在存储档案的过程中,美国工作者很注重检测存放档案的档案箱是否适宜继续存储和保护档案材料,检测不合格的都会及时更换新的档案箱。甚至对于状态不佳仅仅是怀疑其质量的箱子,也会进行pH值和碱贮量的测试,决定是否以新的、无酸的和木质素较低的箱子代替。而为防止过多的资料放入同一个档案箱中,因过分挤压损坏档案,相关人员会查看箱子是否超容或低于标准容量。因为如果在一个箱子中放入的档案太小,它们就容易弯曲或摇晃,最终导致被压弯或变形。所以对于一些没有装满的档案箱,都会使用无酸性波纹隔板加以固定,以保证档案材料的正确存放。
4、档案盒和文件夹。因为美国档案馆和文件中心采取的是不立卷的方式保管政府档案,由于不立卷,用的是立方体形状的档案盒存放档案,保管量以立方英尺为计量单位,每个标准档案盒容积是一立方英尺。档案馆一般还备有为特殊尺寸档案制作档案盒的设备,只需将档案的尺寸输入计算机,制盒机就可以自动制出特殊尺寸的档案。档案箱中暂时存放的凌乱文件,会尽快旋转在无酸性的文件夹中予以支撑和保护,且是平整规则地放置档案材料,以起到相互支撑的作用。而对于损坏的文件夹则予以替换,对于质量不确定的文件夹会进行pH值和碱贮量测试,以确定是否换成新文件夹。为防止档案因装得过满,相互压挤,造成破损,文件夹内部文件不得超过刻度文件夹最大的宽度。而那些酸性高的档案文件(如报纸和电报等)则是复制在档案专用纸上。此外,美国档案馆还研制了一种很薄的透明塑料薄膜,不同于封照片的薄膜,它可以制作成一面开口的夹子,只需将需要保护的纸张夹在其中就行了,既不占地方,取用也方便。而我国用卷皮和卷盒来固定纸质档案,确立档案保管单位,并保护档案不致散失和毁损。卷皮即以相连或不相连的封面和封底将档案夹在其中,有的装订成册,有的不装订。卷皮有软质和硬质两种:软质卷皮不易站立,一般专制卷盒盛放,再在于柜架内;硬质卷皮类似卷匣,其背脊和边沿可标明案卷标题和类别、年代等,能竖立放。卷皮和卷盒一般用塑料或纸张制作,使用无酸纸和纸板,但不得使用糨糊,因为糨糊从某方面来说是虫类的养料,不利于档案保护。
5、档案存放转移装具。档案不总是固定放在装具上,为了提供利用,需要在库内或库外运送。当然这种运送也需要一定的装具,像我们国家的档案手推车(挂斗式或折叠式)、档案架梯、档案过度盒(主要指温差过度,以免档案因温度剧烈变化发生结露、脆化等现象)。但即使如此,在搬运档案的过程中,仍要小心谨慎,避免因意外对档案造成损害。而美国却是在库房内设置不锈钢的传送带,该传送带由很多滚轮组成,能拉长或缩短,还能转弯,只需将档案盒放在上面轻轻一推,就能送得很远。既省力,又避免了档案在人工搬运中出现意外损害档案的可能性。
内容摘自:刘晓玲,河南省信息管理学校,《中美纸质档案保护比较》一文中“中美纸质档案保护比较”片段;刊发在《人才资源开发》20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