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分享
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知识分享 >

探寻古代图书档案纸张修复中,糨糊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4-02 09:19:58 来源:刘阳《古代图书馆档案修复中糨糊问题探究》

从魏晋南北朝至隋唐五代,在敦煌石室写经纸中,隋唐用纸原料多为麻类,且都用黄柏染成。人潢后还有加蜡砑光的硬黄纸。故此这些用纸都是敦煌写经纸中最名贵的纸,既能千年不蛀,又能增加光滑性、防水性和亮度。在敦煌写经纸中有一种糊剂材料黏连性很强,呈棕黄色,胜于普通淀粉糊剂,用它作为两纸接缝只有4毫米左右,但能千年不脱。

元人陶宗仪《辍耕录》有明确记载:“今秘阁中所藏宋版书,皆蝴蝶装,其糊经数百年不脱落。偶阅《王古心笔录》,有老僧永光相遇,古心问僧:‘前代《藏经》接缝如线,日久不脱落,何也?’光日:‘古法用楮树汁、飞面、白芨末三物调和如糊,以之糊纸,永不脱落,坚如胶漆。’宋世装书,岂即此法耶?”(陶宗仪《辍耕录》中华书局民国三年版)楮树在古籍中也叫做谷树,在我国南方生长茂盛,北方也能生长,它的最普通用途是用做糨糊,黏性很好。

图书档案纸张修复用糨糊

白岌是兰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有指状分节肥厚的块茎。块茎可入药,性微寒、味苦,功能生敛、消肿、生津。据化学分析,块茎含55%黏液质,还含淀粉、挥发油等;飞面是具有黏性的淀粉物质,是糊剂的主要成分。我国很早就用以作糊,把白岌粉与面筋(或再用楮树等)混用,比单用淀粉或其他胶料强,在于黏性大。

元代《秘书监志》中,对书籍裱背用料就有详细的记录:“打麦糊物料以每册计,黄蜡一钱、白矾一钱、明胶一钱,白芨一钱、黎芦一钱,皂角一钱、茅香一钱、曹香半钱、白麦五钱。”

明代《长物志》中对制糊原料及方法也有详细记录:“白面一斤,浸三、五日,候酸臭作过,入白芨面五钱,白矾三分、黄蜡三钱、石灰末一钱、官粉一钱、白芸香三钱、明石二钱,用花椒一、二两煎汤去椒,先投蜡、矾、芸香、石灰、官粉熬化入面,作糊,黏背不脱。又法:飞面(淀粉)一斤,入白芨末二两、豆粉五钱,亦妙。”

明曹昭《新增格古要论》具体介绍了制糊的方法:“用瓦盆盛水,以麦一斤掺水上,任其浮沈。夏五日,冬十日,以臭为度,沥漫麦清水,蘸白芨半两、白矾三分去滓,和无浸麦,打成浓糊,入桐油、蜡、芸香等各三钱,重就锅内,打作一团,别换水煮,令熟去水,倾置器内。候冷日换水浸,临用以汤调开。”

(曹昭《新增格古要论》卷九)明朝周嘉胃在《装潢志》提到:“纸有易揭者,有纸薄浆厚难揭者,糊有白岌者尤难揭。”又说:“余装卷以金栗笺用白岌糊折边,永不脱,极雅致。”(周嘉胃《装潢志》之“揭”篇、“手卷”篇)这种糊剂制造简单,性能良好,所以古时多用此黏接。以上几种制浆方法,才是真正的传统糨糊制法或称之为传统糨糊。

以上内容摘自河南省图书馆 / 刘阳《古代图书馆档案修复中糨糊问题探究》片段,转载出于分享目的,如侵联删!

【转载声明】转载内容是出于传递更多有价值信息之目的,若出现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告知,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上一篇:对破损、虫蛀、霉变古文献的保护措施
下一篇:抢救病变破损档案的基本对策
资讯推荐
服务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