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分享
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知识分享 >

博物馆纸质文物损坏因素及防治办法

时间:2022-07-11 09:34:53 来源:陈艳芳《博物馆图书室对纸质文物的保护》

在上期内容中,分享了《对博物馆图书室纸质文物的认识》,下面接着分享纸张损坏的因素及防治的办法。

一、温度、湿度的影响与控制

温度和湿度是直接作用于纸质文物的两个最普遍的因素,而且是互相关联的两个因素。通常温度越高,其中能含有的水蒸气也就越多。而这些水蒸气在温度降低时便成为露水而滴落下来。随着温度的变化,湿度也不可避免地发生变化。当温度下降时,具有吸水性的物质便吸收水分而膨胀起来;而温度上升时,物品又会开始干燥、收缩。温度的增高,意味着红外热辐射能的增高,这种红外热辐射对于许多有机材料质地的物品都是极为有害的。

当湿度过大时,纸质文物特别易滋生病虫害,霉菌和苔藓生物也极易发展。

严格地说,温度和湿度的控制需要一定的设备装置——即自动恒温、恒湿的空气调节装备。但我国目前的条件还难以达到这种水平,缺乏此种设备,多采用普通的自然调节法。当温度太高时则放冰块使之降温,而温度过低时用采暖系统加温。当湿度太大时,加强自通风;湿度太小时,室内应放置浸水的锯末或纸张,或者在室内暖气片上放置盛水的铁盘。有时需要采取降低温度以提高相对温度的办法。这样,在冬天能使室内保持在12-18℃,夏天不超过25℃;相对湿度能界于50-65℃之间,基本上就算符合了书库的保存条件。但是,必须注意,每天温度的变化(即白天和夜间的温差变化)不应超过2-5℃,而湿度每天的变化不要超过3-5%。

为了稳定温湿度,特别要注意建筑物本身的排水和防潮。下水道必须畅通无阻,当墙壁、天花板等发潮时,应及时查明原因,并迅速采取有效措施消除这些原因。

书库内的架、柜、箱等都不能紧贴墙壁摆放。要经常经查墙面,保持库内的空气流畅。

为了在室内经常保持一定的温湿度,必须注意经常性的观察、测量和记录。测量温湿度的仪器种类很多,一般测量温度用普通温度计就可以了。湿度计最老式的有头发湿度计、干湿球湿度计。目前使用较广泛的是湿度自动记录仪。

每天应至少两次,将所观察到的温度和湿度记录下来,通常是早晨和工作结束之前记录下读数,要形成制度。记录次数还可根据需要适当地增加。测量仪器要置放于各个角落和重要位置上。但是不可把仪器安置在户外的墙壁上,也不要放在靠近暖气的附近。每天的记录可转记到毫米方格纸上,标示出室内相应的温度和湿度的变动曲线。如果温度曲线表现的比较均衡,而湿度曲度却忽高忽低地跳动时,就必须弄清不对称的原因,并采取措施防治这种变化。若能系统地将全年各个季节所记录的温、湿度变化都表现在曲线上,便可以摸索出一些季节变化的规律,并总结出在什么时候发生什么情况,应当注意些什么,并事先采取好预防措施。

《伏羲女娲图》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

二、有害气体、灰尘的影响及防治

空气中的氧遇到湿气,特别是当大气中含有微量臭氧的时候,会使许多物品发生氧化作用。如纸张上的颜料褪色或字迹模糊。

城市里,许多大气污染物,如亚硫酸酐气体(SO2)、三氧化硫(SO3)、氨气(NH3)、氯气(Cl2)、硫化氢(H2S)等对纸张均有损害作用。

亚硫酸酐气体,当有水存在时,形成亚硫酸,而且能迅速氧化为硫酸,可以破坏有机质地的文物,引起色彩的变化和字迹的褪色,致使书籍纸张酥碎变质。

硫化氢气体能与含铅的颜料(铅白)起作用而变黑,这就是许多画像的肉色部位发黑的原因。

氯气能使染料褪至无色,对织物、纸张等都有破坏作用。

空气中还常混杂有极微细的硬质颗粒,如灰尘。这些硬质颗粒常和湿气结合在一起,当降落并沉积在书籍上时,便形成一层难以去除的外皮覆层,很适宜于细菌、霉菌等微生物的寄生,对有机质地的文物危害很大。

由此看来,进入室内的空气必须清洁、新鲜,因此须有过滤设备。换气的孔道应能防止雨和雪的进入。口上须有滤尘器,在换气的小窗上覆以纱网。

应防止灰尘在书籍上聚积,经常用软抹布、排笔刷来消除灰尘。并把换气孔道全部敞开,用吸尘器定期清扫房屋。

空气中的有害气体对纸的变质起到加速作用,这是不言而喻的,因此必须保持书库内空气的洁净。为防止灰尘直接落在文物上,保存时要用玻璃橱、柜等罩上。


内容出自:陈艳芳,宁夏博物馆,《博物馆图书室对纸质文物的保护》;发表在《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1.4

【转载声明】转载内容是出于传递更多有价值信息之目的,若出现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告知,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上一篇:为什么说:中国造纸技术的西传,推动了世界文化的发展?
下一篇:字画如何收藏保存更稳妥?
资讯推荐
服务案例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