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分享
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知识分享 >

纸质文物保护,有哪些纸张除虫技术?

时间:2021-11-29 09:00:00 来源:乔来聪、边境、郝锌颖、沈国鹏

虫害是损害纸质文物的一个重要因素。对于虫害,目前采用的策略主要是防治结合,达到保护纸质文物的目的。

1、化学法除虫

化学法主要是采用杀虫剂与昆虫直接接触,对昆虫的生理性能以及生长发育造成影响,达到杀虫的目的。目前杀虫剂主要有熏蒸剂、触杀剂和胃毒剂。

胃毒剂是喷洒在纸张的表面,当昆虫吃下后,生理系统遭到破坏,造成中毒死亡,如砷素剂等。

触杀剂是通过昆虫接触的药物渗透到昆虫体内达到杀虫的目的,如66除虫菊。

熏蒸剂是以气体的形式进入到昆虫体内,造成昆虫呼吸道和体壁的破坏,造成昆明死亡。不会对纸张和字迹产生不良影响县城有较好渗透力的熏蒸剂有环氧乙烷气体、赓香草粉等。此外,将杀虫防霉纸加入书中,也可以有效地防治虫害的发生。

被虫蛀的纸质文物

2、物理法除虫

目前,所采用物理杀虫法主要有辐射法、温度控制杀虫法、低氧低。

辐射法主要是利用射线如:X射线、γ射线、紫外线灯进行照射杀虫。这些射线具有很好的穿透性和较高的能量,可以破坏的机体细胞,损害其肠胃功能,对昆虫的新陈代谢造成影响,对各种昆虫都有一定的杀伤力。

温度控制法主要有高温法和低温法。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我国采用较多的是高温杀虫法,但该方法在杀死虫害的同时,也对纸张有一定的损害。20世纪70年代,美国耶鲁大学成功研制了低温冷冻杀虫技术。低温冷冻杀虫技术主要是将古籍图书等保存到零下20摄氏度的低温设备或者冷库中存放5天,各种纸张害虫在低温条件下均可被杀灭,并且对纸张和字迹无不良影响。目前,该项技术已经取代高温杀虫技术,主要应用于纸质文物如图书等入库前的处理。

纸张中的虫主要是蠹虫,而蠹虫是好氧的昆虫,在低氧的环境中无法生存,因此我们也可以采用低氧法进行杀虫。低氧法主要是将体系保持在低氧的状态。当体系中的氧气含量0.3%时,纸张文物中的蠹虫就会打开气孔,最后脱水死亡。

但该方法的成本较高,只有在处理珍稀文物时才会使用。目前,新兴的一种杀虫方法是微波杀虫法。微波加热是利用电磁场进行加热,而昆虫属于电介质,可以在电场中快速被加热,虫体因迅速加热和剧烈振荡而破坏,70秒左右的时间,纸张中的虫即可被消灭。

实验和实际应用表明,微波杀虫具有高效益,应用范围广、操作方便、低成本、无残留等优点,已成纸质文物保护的一种新技术。但应用此项技术时需谨慎,纸张中可能加有色素,或者对微波比较敏感的物质,应用不当都可能造成无法挽回的后果。

内容摘自:乔来聪(郑州大学)、边境(郑州博物馆)、郝锌颖、沈国鹏(通讯作者)的《现代纸质文物保护方法浅谈》,发表于2015年6月中旬《兰台之家》,文中图片来自国家图书馆,非原文配图。

【转载声明】转载内容是出于传递更多有价值信息之目的,若出现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告知,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上一篇:酸性纸让书籍更快速的老化:观察纸张老化和酸化
下一篇:纸质档案文献脱酸,有何必要?
资讯推荐
服务案例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