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化是危及纸张寿命的重要因素 ,对民国时期报纸酸化状况 ,普遍性欠缺比较全方位的了解。大家最为常见的方法就是通过直接或少量的pH值检测数据来判定报纸酸化老化状况。对于民国报纸酸化现象,大家的直观印象是这一时期报纸pH值低,且呈现变黄变脆现象,需要对其进行抢救性保护。
下面我们借助邵金耀、冯庆在《民国报纸酸度调查与分析》一文中,对民国报纸酸化老化速度的分析来进行了解。
民国报纸在馆藏过程中,随着时间的推移,酸度会逐渐增加,增加的速度受纸张种类、成分、造纸工艺和保存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为了简便计算,我们假设纸张出厂时酸度一样,并且环境对它的影响是线性的。我们将1927~1937年、1946~1949年《中央日报》(1938年~1945年因纸张复杂不作考虑)酸度数据,用线性回归法进行计算,推出报纸酸度一元线性回归方程:
Y=0.0186X-31.96
式中:X为年份,Y为pH值。从上公式中可以看到,X前面的系数为正数,说明报纸的pH值与年代成正比,报纸的年代值越大(离现在越近),纸张的pH值越大;年代值越小(离现在越远),纸张的pH值越小。为了计算出酸化老化速度,我们将上述公式简化成:
△Y=0.0186△X
公式中:△Y为pH值变化差,△X为年份差。
由此公式可以看出,当△X取1时,△Y等于0.0186,由此得出酸化老化速度(用pH值计)为0.02/年。
也就是说,目前民国报纸中pH值正以每年0.02的速度下降。由此方程我们还可以大致推断民国报纸保存至今pH值指数下降了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