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性抄纸法是造成目前纸张文物酸化最主要因素之一,为挽救世界各地因酸化问题而陷于腐朽、溃散状态的历史文物,除了除酸处理之外,其根本之道,便是无酸纸张(Acid-free paper)的发展与使用,藉以保存珍贵的纸质类文物。
随着造纸趋势之中性化,相信书籍文物之劣化会较以前减轻;但问题在于十九世纪末起,迄近年来以酸性纸制做之图书、文献,其已劣化之纸质应如何处理,则为急待面对之问题。而对于尚未劣化之图书资料,其保存与维护更是重要。为防患纸质文物之酸化于未然,应即针对尚未发生酸化之酸性纸张进行中性化之除酸处理,以延缓纸张酸性劣化之进行。
在除酸处理法之治标,及中性纸生产取代酸性造纸系统之治本,期以双管齐下解决纸张酸化之问题,庶能减缓纸质文物之劣化速率,而达于延长珍贵文物资产之理想。
内容摘自:夏沧琪/台湾省国立嘉义大学林产科学系助理教授/《图书、档案纸质的酸化危机与除酸处理》。刊发在《佛教图书馆馆刊》第43期 95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