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分享
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知识分享 >

酸性纸问题之背景

时间:2025-09-01 10:31:24 来源:夏沧琪/台湾省国立嘉义大学/《图书、档案纸质的酸化危机与除酸处理》

1、最早时期,欧洲使用钢笔及墨水作为记录工具,为防止墨水在纸面渗散、晕开,因此1807年Illig氏在德国发明以松香-明矾为原料的松香-明矾(硫酸铝)上胶(Rosin-Alum size),自1850年以后的纸皆采用此法处理。

钢笔与墨水是纸酸化的主要原因

2、据1964年美国Barrow氏之调查,纸张在酸性状态下,劣化速率较快。而导致酸性纸劣化快速之原因,为造纸过程中所添加的上胶剂:松香-硫酸铝,因铝易与其它化合物作用,而使用硫酸根残留在纸屑中,此种离子性硫酸不易挥发,故会随纸之干燥而浓缩,引起强脱水作用而引发纸中有机成分之变质。

酸化严重的“档案砖”

3、纸张经过长时间后之崩坏、破烂的原因深受原料本质及其制造方法之影响,尤以酸性造纸是最主要因子,由于酸性造纸系统所抄纸张之pH值纸为4~5左右故可知酸性纸之问题十分严重。为解决酸性纸张的劣化问题,「中性纸」因此而诞生。(目前较常用之中性上胶剂为:AKD―烷基乙烯酮二体、ASA―链烯琥珀酸无水物、SAA―硬脂酸无水物等)

内容摘自:夏沧琪/国立嘉义大学林产科学系助理教授/《图书、档案纸质的酸化危机与除酸处理》;刊发:《佛教图书馆馆刊》第43期 95年6月

【转载声明】转载内容是出于传递更多有价值信息之目的,若出现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告知,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上一篇:到顶了!
下一篇:无酸纸与除酸处理:应对纸张文物酸化危机之策
资讯推荐
服务案例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