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注意搜救旧纸。目前古籍旧用纸来源奇缺,因此每一个古籍修复工作者要做“有心人”,在平时要利用各种机会收集可用的各类纸张,并注意充分利用日常修书时调换下来的副页、空白页和旧衬纸,以及从废古籍书中裁下的天头、地脚甚或后脑。总之,要随时积累,以应不时之需。
2、配纸时须注意在强烈的阳光或灯光下进行,也不能在光线幽暗的地方进行。一定要在自然光线充足,采光条件良好的情况下进行配纸。因为过于强烈或过于灰暗的光线可使纸张颜色变幻产生色差,这样纸的颜色就不易配准,从而影响修复的质量。
3、如果一时匹配不到恰当的纸张,宁可暂时不对古籍进行修复,也不要急于求成。否则,会造成难以挽回的损失。
我国历史悠久,流传下来的文化古籍浩如烟海,虽然历经收藏者精心珍藏保护,但由于年代久远,历经聚散、虫蛀、鼠咬、烟熏、水湿、天灾、兵乱,部分地遭到损毁,残破不全,因此修复残旧古籍对于保存中华民族文化遗产,弘扬优秀文化传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内容摘自:刘晓东,山东建筑工程学院图书馆,《浅谈古籍修复的配纸》片段,山东图书馆季刊,2003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