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分享
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知识分享 >

《鹿秦剑(下)》报纸文物的修复过程

时间:2025-04-21 10:07:03 来源:文/罗鸿文、黄舒柔、胡筑珺

早期报纸作为文学传播媒体,记载各式文人文采。本馆馆藏朱西宁《鹿秦剑(下)》报纸文物,为民国63年制的机械造纸印刷油墨,因机械造纸多为木材纤维以硫酸盐类化学处理,纸中的酸性物质导致纸张在不当环境下难以保存,一般只有50~60年的寿命。为此类纸质文物除酸,是减缓自然劣化、延缓纸张寿命的重要途径。

一、报纸文物的修复过程

1. 加湿

报纸的油墨印刷媒材不易溶水脱落,故可直接起火行加湿水洗。为避免突然浸水造成吸水不平均与纤维膨胀速度不均,可能会使纸张破裂,先将报纸喷雾加湿再进行水洗,以缓和纸张纤维收吸水份的速度,以利接下来的水洗动作;也可用少许酒精稀释水加湿,因乙醇可增加水的渗透速率。用羊毛刷轻微刷过表面,作平整纸张纤维与平均水分子的动作。

2. 水洗

水不仅可以稀释纸张中的酸,而且还能清洗掉有害杂质,如铜、铁离子等,这对纸张的保存是一有效积极的方法。由于报纸尺寸过大,先以无纺布夹层包覆报纸正反二面,聚酯片垫于下层托住文物后,将报纸置入清洗水槽,缓慢施压纸张浸入水中,使降解物质溶于水中。视文物情況可加50℃温水,利于杂质的溶解。固定边缘四点静默约10至20分钟,待报纸完全浸湿,掀开上层无纺布,观察纸张渗水程度与米粒黏着物软化状况。

3. 除米粒

从底层聚酯片托起纸张,平放于桌上。经过水的渗透,原来干燥硬化的米粒膨胀软化并与纸

张纤维分离。用圆头镊子以倾斜近平行角度夹起已软化松脱的米粒,再用刮刀轻轻地刮除残存的米粒。

4. 加碱

水槽加入碱水(氢氧化钙饱和水溶液)搅拌至碱值约为pH9,再将报纸进行一次水洗清除木质素,以碱水浸泡中和纸张的酸碱值。约2小时后水槽的水质由清澈转变为偏黄色,酸性降解物溶出纸张外。

5. 干燥

将报纸平放在无纺布、无酸吸水纸中间吸除多余水份,上方覆盖玻璃与纸镇压干摊平,约数

小时后更换吸水纸以加快干燥速度。干燥后的文物纸张颜色白度明显增加。

朱西宁《鹿秦剑(下)》报纸除酸修护前后的比较

二、纸张pH值量测

原报纸酸碱值约为pH4,水洗除酸处理后酸碱值增加为pH6.69,可知酸性物质含量已减少,如此利用碱水溶液脱酸方法,具有既脱酸又去污作用,亦可使纸张恢复一定程度强度,以及提升其稳定性。

内容节选:文/罗鸿文、黄舒柔、胡筑珺,研究典藏组 摄影/胡筑珺,《替文物净身── 朱西宁《鹿秦剑(下)》报纸除酸修护》;刊发《台湾文学馆通讯》2010年03月 第26期

【转载声明】转载内容是出于传递更多有价值信息之目的,若出现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告知,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上一篇:纸张酸化与劣化问题
下一篇:档案纸质酸化了,您知道吗?
资讯推荐
服务案例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