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人可能都遇过,在整理或调阅30、40年以前的文书资料时,纸张早已变成黄褐色,只得战战兢兢拿起来,深怕一有闪失就会四分五裂,这些都是因为纸质酸化所造成。
纸质制造过程中会添加松香-明矾(硫酸铝)上胶剂,pH值均为5以下之酸性物质,长久下来对纸质必定造成酸化、脆劣,对文书资料保存影响很大。多年来,各个国家之史政、图书、档案保存单位已努力运用各种方式来对抗史籍资料之酸劣化,以保留各自重要的国家档案资料。而一般民众也可运用简易方式DIY测试家里的文书、照片资料是否已经酸化,以最简便省钱的方式来改善并保存家中最重要的资料与回忆。
看到纸张已变黄,不如原本那么白皙,此时纸质毋庸致疑已经酸化,至于无法分辨是否酸化时,或要了解酸化之程度如何?最简易的测试方式可使用pH值简易测试笔(图1)来自行检验。将pH值简易测试笔画在纸张背面,如颜色为黄色或无颜色(灰白),则纸张含有酸性,颜色越黄表示纸质越酸;若颜色呈现紫色,则纸张为无酸性。(图2)
测试出纸质已经酸化后,应如何改善酸化程度?除送给专业人士修缮等专业方式处理外,一般最简易之处理方式,就是将已酸化之纸张间各夹入一张微碱性或碱性纸(无酸纸pH>7即可),经过一段时间后,依酸碱中和原理,酸性纸会逐渐被中和,纸张的白度及劣化程度将会有明显的改善。
以上简易测试纸张酸化及改善纸张酸化方式,您不妨动手试试看,应该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喔!
内容摘自:台湾省二林地政,王立伊;台湾省彰化县政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