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分享
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知识分享 >

纸质档案图书酸化的原因?

时间:2025-02-10 09:41:02 来源:睿雅轩、吴哲睿《纸质档案图书酸化之探讨》

综观全世界的重要纸质文物,其采用的造纸纤维绝大多数为木质纤维和茎杆纤维,导致文献、档案、图书耐久性低。从19世纪发明了机械造纸,缩短了造纸的生产周期,提高了产量,但却由于采用了酸性施胶剂,促使纸张酸度增加,间接地缩短纸张的使用年限。为了明了纸张为何会因酸化而到至无法长久保存,势必得从整个造纸工艺谈起,方能找出对策,以免让珍贵的纸质文物毁于一旦。

纸质档案酸化情况检测

纸张是指植物纤维均匀分散于水中,经过抄纸网平均地捞起,并过滤掉多于水分,再经压榨干燥后。促使纤维间相互结合交织而成的薄片构造物。由于纸张中纤维呈现毛细管现象,故以墨水溶液书写、或用印墨油印刷时,容易渗入纸张中层,致使字迹显的不够清晰,且有细毛拖尾现象发生,因此早期欧洲造纸多采用上胶方式防止墨水晕散渗透,其后德国更于1807年发明以松香-明矾为主要原料的上胶法,一时间广为各国造纸业者采用,自1850年以后,机械造纸接采用此种上胶法。此种造纸过程中所添加的上胶剂中,因含有硫酸铝,以与其他化合物作用,而促使硫酸根残留在纸层中且不易挥发引起强脱水,造成纸张中有机成分变质,呈现酸性状态,世界各地的纸质修复专家,针对此一问题,曾做了诸多的研究,并证实了酸性为纸张劣化的最大主因,其中又以1700至1900年所制造生产的纸酸度最高,其pH值平均为4.0~4.9,另一个可喜的调查则显示15世纪至17世纪所生产的纸张其酸度却没有如此的酸。

造纸植物纤维原料,其主要化学成分皆以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所组成,而纤维素分子乃由大量葡萄糖基所构成的链状高聚合物,天然纤维的聚合度(DP)值约为10000左右,如采用化学造浆DP值则会急速下降,例如:亚硫酸盐木浆其DP值仅有600~1000上下,纸张的耐久性主要取决于纤维素的稳定性。当纤维素受损时,其DP值下降,当DP值下降至700以下,其机械性能更迅速下降,不堪持拿,当DP值低于200时,纸张则脆裂成粉末,不再拥有纤维特性。影响纸张耐久性的最大元凶为酸。

书砖纸质图书的pH值检测情况

当人类为了满足视觉感观能获得较佳效果时,便在抄纸时,采用内部施胶,于浆料中加入添加剂使纸张具有抗水性能,藉以控制墨水、印油墨等各种液体的渗透,提高了纸的憎液性能,而松香上胶剂为最普遍的采用方法,已有200年左右的使用历史,其中作为松香施胶的沉淀剂,俗称为造纸明矾,又称矾土,因其化学为含有结晶水的硫酸铝和硫酸钾的复盐,无色呈晶体状,密度1.75g/cm3,熔点92℃,溶于水,于民间常间于净水剂的使用,当它的的硫酸根残留于纸层中,易与空气发生化学反应,并随纸张干燥而浓缩,并存留于纸层中。累积于纸层中的酸性则促使纤维素分子产生水解现象,使DP值下降,即俗称纸张纤维素的酸性水解。

内容摘自:睿雅轩、吴哲睿,中国台湾省,《纸质档案图书酸化之探讨》,1998.09

【转载声明】转载内容是出于传递更多有价值信息之目的,若出现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告知,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上一篇:破损严重“档案砖”的修复方法①
下一篇:纸张的酸化劣解机制是怎样的?
资讯推荐
服务案例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