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分享
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知识分享 >

档案与古籍修复用纸:福建连城姑田的连史纸

时间:2021-08-27 09:01:02 来源:陈刚《档案与古籍修复用竹纸的现状与问题》

福建边城是连史纸的传统产区,尤以姑田镇为盛,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手工纸行业却一直在萎缩,现在姑田只剩下5家工厂、40余槽在勉强维持生产,大多已主要生产与宣纸相类似的所谓“连城宣纸”,主要供书画需要。连史纸的生产时断时续,现在只有姑田宣纸厂还在常年生产。姑田宣纸厂的手工纸供应国家图书馆、国家档案馆、上海朵云轩等作修复用纸,据说供不应求。但是由于纸张价格低、劳动力缺乏,产量一直受到限制。

福建连城姑田的连史纸

竹料的腌浸等工序现已不在本地进行,而从邻近的长汀、宁化采购而来,这样可以省去前处理所需的场地以及大量的劳动力。经过石灰腌浸等前处理的坯料采购来以后,一般还需经过碱液蒸煮与漂白工序。使用碱性很强的烧碱(NaOH)进行蒸煮,而漂白也早已不再采用费时费劳力的天然漂白过程,直接采用漂白粉。在打浆过程中,导入了荷兰式打浆机、锥形除渣器、离心筛等机械化设备,提高生产效率,但据说在纸质上和以前的有所不同。

在抄纸过程中,从1956年开始,逐步从双人抬帘过渡到单人吊帘,节省了劳动力,但是由于工资水平较低,一般抄纸的工资在2-2.5元/小时,无法吸引当地的年轻人从事此项工作。抄纸工年龄均很大,一般在50岁以上,甚至70岁以上者,反映了劳动力短缺的问题。抄一张纸约需30秒,每天每人可抄纸600-800张。

抄纸之前,在纸浆中还需要放入纸药,以前主要用一种叫“榔根”的植物根提取液,但现在多改用聚丙烯酰胺(PAM)。而压榨则使用一般常见的千斤顶,干燥过程也从原来的土焙改成了铁板干燥,提高了速度。这样的改革,已有30余年的历史了。采用铁板干燥的纸张,在手感上与土焙干燥的有所不同。

内容摘自:陈刚,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档案与古籍修复用竹纸的现状与问题》

【转载声明】转载内容是出于传递更多有价值信息之目的,若出现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告知,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上一篇:纸质文件酸化脱酸后的效果怎么样?
下一篇:樟脑丸对古字画、古籍等纸藏品有影响吗?
资讯推荐
服务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