锐立bookkeeper纸质脱酸

纸的使用寿命同pH值关系的小试验

时间:2020-12-22 09:58:33来源:《四川造纸》
来源:《四川造纸》
作者:王善洪;谭传胜
 
  科学实践证明,影响纸张寿命的诸因素中,pH值表现尤为突出
 
  纸的寿命同其pH值到底是什么关系?就这方面我们进行了试验研究。
 
  试验方法
 
  (一)浆料
 
  试验采用自制碱法棉浆,平均纤维长1.178mm,帚化率13%,浆浓度0.256%
 
  (二)纸页成形
 
  酸溶液和烧碱溶液分别调浆的pH,然后用相同浓度和不同pH值的浆样,在纸页形器中抄造定量为2.56克/张的纸页(换算的定量为80克/米2)。其pH值情况列表:
 
001.jpg
 
  (三)热老化处理
 
  将抄造好的纸页,上下各垫非试验纸三张(避免局部过热),放入105℃的烘箱中连续恒温加热。定时取出在温度为20±2℃和湿度为65±2%的恒温恒湿条件下放置24小时后,测定物理强度。
 
  结果和讨论
 
  (一)强度测定结果
 
  见图。用肖伯尔耐折仪测定强度。
 
  (二)在其他条件完全相同的情况下,pH值不同的纸页经过热老化处理,其耐折度变化不同。经过100小时的热老化处理,pH值为4.35的纸页,强度降低39.60%;而pH值为9.35的纸页,强度反而上升21.35%。见图一。
 
纸页老化100小时强度变化
图一纸页老化100小时强度变化
 
纸页强度变化与老化时间的关系
图二纸页强度变化与老化时间的关系
 
  (三)酸性条件下抄造的纸,随着热老化时间的延长强度逐渐下降,pH值越低的纸,强度下降越快。同样是经过100小时的热老化处理,pH值为5.05的纸页,强度下降18.57%,而pH值为4.35的纸页,强度下降39.60%。
 
  有人做过人工老化和自然老化对比试验,结果是:在100℃人工热老化试验经72小时的耐折度很近似经25年自然老化的程度。见图三。
 
人工老化和自然老化对比
图三人工老化和自然老化对比
 
  (四)中性或弱碱性条件下抄造的纸,随着热老化时间的延长强度先是上升,分别经过200小时和400小时(相当于自然老化70~150年)后,才缓缓下降,pH值越高的纸,强度下降的越慢。如图二中,pH值不同的两条曲线,强度先是上升而后下降,且下降的时间和陡度不同。pH值为7.2的纸页,强度先是上升,经过大约200小时后很快下降;而pH值为9.65的纸页,强度也是先上升,经过大约400小时后才开始缓缓下降,到560小时还保留原强度的51%。
 
  据报道,酸性条件下抄造的纸张寿命约50年;中性或弱碱性条件下抄造的纸张寿命可超过400年。
 
  为什么中性或弱碱性纸的寿命比酸性纸的寿命长,除了纤维素本身的因素外:对酸性纸来说,由于纸页中含有微量的水份以及微量的硫酸铝,致使硫酸铝发生水解,水解后生成的胶体氢氧化铝带有很强的正电荷,而且硫酸或多或少也会离解出SO42-和H+离子,纤维素在酸的作用下,确切地讲在H+的催化作用之下,甙键遇水发生裂解。纤维素水解后,聚合度下降,分子链变短,强度减弱。在人工老化试验中,表现出来的是强度下降。所以pH值越小强度下降的越快。
 
  对中性或弱性纸来说,在人工热老化处理中,由于受到高温的作用纸页中的微量水份由于蒸发而减少,使纸页收缩。纤维素中的极化羟基靠得越来越近,纤维素分子间的范德华力加强了,若大分子间彼此分开,须付出比通常情况下较大的力。因此在进行强度测定中,曲线出现上升段。
 
  当然,这种温度和力作用对于酸性纸也同样存在,只是因为酸性纸中H+离子催化对纤维素键的破坏力远远大于分子间力,所以在宏观上才表现出没有上升段。
 
  纤维素分子葡萄糖甙键对碱的作用具有较高的稳定性。用稀碱在常温下处理纤维素时几乎不发生破坏作用,但在高温下,特别是有空气存在时,苛性钠表现为一种催化剂,使空气中的氧能氧化纤维素。同时,钠离子和水分子结合,使纤维素发生膨化,从而削弱了大分子间的结合力,使氢键数目大大减少。中性或弱硷性纸的强度开始是上升的,是由于分子间力起了作用;在105℃条件下长时间加热强度下降,是由于碱对纤维素起氧化和膨化作用的综合结果。
 
  结束语
 
  通过对纸的pH值同其寿命的关系的研究,可以得这样个结论:中性或弱碱性纸的寿命远远长于酸性纸的寿命。
 
  中性或弱硷性纸较之酸性纸寿命长,对现实和长远有着很大意义。现在世界上已有一些国家进行中性造纸。
 
  由酸性造纸向中性造纸的转变是造纸工业发展的总趋势。中性造纸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非常显著,并且为生产者和使用者所认识,我国中性造纸时代亦即将来临。
 
  参考文献(略)

以上就是【】 http://www.rcicn.com/zhishi/f305相关内容,由锐立文保负责整理发布,如需转载,请带上本站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