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分享
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知识分享 >

酸化古籍,究竟该不该开展抢救性的去酸保护工作?

时间:2023-01-16 09:52:17 来源:朱振彬《略谈古籍的去酸》

做为一个有着几千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祖先们为我们留下了浩瀚的珍贵古籍。而这些古籍之所以保存至今,中国传统的造纸方法功不可没。它与西方化学浆造纸方法相比,由于在制造过程中,不加施胶剂和沉淀剂(硫酸铝),故生产出来的纸张呈中性或弱碱性。与化学浆造纸方法相比,用手工造出的纸更利于保存。但随着人类活动造成的环境污染日益严重,大气中排放的二氧化硫等酸性气体吸附到纸张上并随着时间的推移,纸张的酸度不断增加,纸张的酸脆化日益严重,故用手工纸的中国古籍仍经受着酸脆化的困扰。

酸化导致发黄变脆的古籍

面对老化、酸化日益严重的善本古籍,要不要进行去酸处理,目前有两种意见:一种意见认为去酸技术不宜马上开展,持这种意见的人们担心去过酸的古籍是否会起变化,而影响今后古籍的保存;另一种意见则认为应马上开展对酸化严重的古籍开展抢救性的去酸工作。本人(朱振彬/中国国家图书馆)完全同意后一种意见,原因之一是,如果我们现在不马上对那些酸化严重的古籍进行去酸处理,那么到若干年后,pH值降到4以下时,纸张的强度与纫性完全没有了,一触即破,书叶拿都拿不起来时,再想修复就很难了。原因之二是,我们现在对古籍进行去酸处理采用的方法实际上是酸碱中和的方法,这种方法前人们早就采用了,如前人用小苏打溶液浸泡书叶,达到去酸。前人把这种方法叫做“去焦”。它的去酸工艺和效果与我们现代所采用的方法几乎一致。所以不论是从古籍的现状还是采取的去酸工艺来看,去酸工作都是迫切的、可行的。

以上内容摘自:朱振彬(中国国家图书馆)《略谈古籍的去酸》一文片段

锐立文保观点:遇到问题解决问题,如果一味担心古籍的保存受到影响而置之不理,等到纸张失去韧性后,修复起来更是困难重重,所以古籍去酸保护工作越早越好,只是在大规模批量去酸工作开展之前,为确保去酸安全性及效果,应先少量去酸采样,检验其去酸工作的有效性、可行性。

【转载声明】转载内容是出于传递更多有价值信息之目的,若出现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告知,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上一篇:拓片保护与古籍保护,有何差异性?
下一篇:纸张脱酸后的质量评判标准
资讯推荐
服务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