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分享
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知识分享 >

古籍修复技术的传承

时间:2022-06-22 10:46:22 来源:杨晓黎《略论图书馆善本古籍的修复》

我国历史悠久,卷帙浩繁的古籍文献是我们祖国宝贵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古籍尤其是善本古籍由于其所具有的历史文物性、学术资料性以及艺术代表性,在研究中国古代的社会面貌以及生产、科学的发展历史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善本古籍因年代久远,历经磨难,虽留存在世,但往往破损严重。古籍修复作为传统的古籍保护方法之一,肩负着抢救珍贵古籍,保存中华民族文化遗产,弘扬优秀文化传统的重大使命。

古籍修复技术的传承

一门技术的产生和发展并不是偶然的,而是社会文明发展与进步的必然结果,一定时期的技术发展,是与这一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密切相关的。我国古籍修复技术有悠久的历史,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西周的守藏室,至南北朝时已日臻精致。据唐代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卷三记载:“自晋代以前装背不佳,宋时范晔,始能装背。”从张彦远的叙述可以看出,从刘宋时代起,图书的装护已受到重视,而且出现过许多有名的图书装护专家。修复技术的出现和发展,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典籍保护技术上的一项重大突破。

唐代张彦远《历代名画记》目录(局部)

历代图书悠工作者在长期的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使古籍修复技术得以继承与发展。到明清时代,古籍修复技术已逐渐发展成为保护古籍的一项独特传统技艺,一直流传使用至今,成为保护、抢救古文献的一项不可或缺的专门技术。发展到今天,古籍修复人才辈出、技术日臻完善,驰名南北的古籍修复专家曹有福、张士达、肖振堂、潘美娣等都是技艺精湛的修复高手。正是由于这些图书修复工作者的辛勤劳动,我国历代珍贵的文化典籍才得以代代相传。我们要重视前人留给我们的这一专门技艺,科学地总结、系统地学习他们的宝贵经验,使我国的古籍修复技艺不断得到继承、发扬、提高。


内容摘自:杨晓黎,浙江图书馆,《略论图书馆善本古籍的修复》片段;发表在《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02第6期 总第111期。

【转载声明】转载内容是出于传递更多有价值信息之目的,若出现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告知,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上一篇:为什么纸张会酸化?酸性纸又该如何保护?
下一篇:低温环境对纸质文献的影响,是否有害?
资讯推荐
服务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