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分享
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知识分享 >

【民国档案保护】第2期 比古善本更难保存的缘由——机制纸

时间:2021-07-14 09:00:20 来源:锐立文保

据国家文物局对革命文物资源摸底情况,全国不可移动革命文物有3.6万多处,国有馆藏可移动革命文物超过100万件/套。其中,民国文献存世数量巨大,内容丰富,尤其是其中的革命历史文献,因其多为非正式出版物,印数少,不易收集,其中不乏孤本,极其珍贵。但在某种意义上,民国文献的保护比古籍善本还要困难。

近年来,随着研究人员的分析才发现,容易破损的问题根源在纸张。

“民国时期的文献,都很脆弱,有的甚至一碰就碎,虽然年代并不是非常久远,但却比清代以前的古籍都容易破损。” 时任吉林省图书馆历史文献部主任关长荣在2015年接受新文化报采访时道出缘由——一切都是因为纸。

脆弱的文献资料

在民国前,国内使用的纸张都是以树皮、竹、麻等原料作材料,纯手工制造,这样造出来的纸是纯纤维的,有很好的保存条件。纸张为中性或偏碱性,保存期可达数百乃至上千年,也因此有“纸寿千年”之说,古代流传至今的大量古籍珍本、名家书画,大都因采用这样的纸张而得以保存。

关长荣说,民国初期后,我国开始大量使用欧美国家的工业化造纸术,原始的手工造纸术被取代了,“工业化造纸产量大,成本低,但是这样的纸是用木头为原料制成的,为了保证光洁度、便于印刷着墨,加工过程中加入了很多的添加剂,导致纸张酸性过大。”

酸化变脆的文献资料

酸性强,是物品难以长期保存的主要原因之一,“时间久远,加上空气中的水分渗透、光照等因素,纸张之中的纤维链断裂,于是就会发黄、变脆。”关长荣说。

民国时期文献的破损,也具有时代特征。关长荣介绍,1912~1937年之间的文献用纸,以进口的工业化纸张为主,即机制纸,酸化、老化的程度最严重。

1937年开始,全面抗战打响,纸张难再进口,再次回归传统技术造纸,尽管纸张粗糙、表面不光滑,但相对坚韧,现在的民国文献中,保存较好的,以这个时期为主。

1945年之后,抗战结束,进口的工业化纸张重新使用,这几年出版的文献也存在发黄、变脆的情况。

据了解,民国普通报纸的保存寿命一般为50年至100年,图书的保存寿命大约在100年至200年,大大低于“纸寿千年”的宣纸。此外,民国书籍的装帧多为简易平装,书脊、装订简陋,很容易破损,时间长了,残破、掉页非常普遍。

【相关推荐】【民国档案保护】第1期 看红色档案保护的重要性

上一篇:酸对纸质档案的影响
下一篇:私人收藏古纸文物应该如何保存?
资讯推荐
服务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