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性物质是纸质文物保存与传承过程中最大危害,而要改变这一局面的途径就是对纸质文物进行脱酸保护。
众所周知,纸质文物采用酸碱中和的原理进行脱酸,而在脱酸方法研究道路上,却是一路坎坷。要么是脱酸后文物纸张、字迹墨料等受损,要么是对脱酸应用人或周边环境存在安全隐患……而最佳脱酸方法无疑是既不让纸质文物发生任何物理变化,还不会对人及环境产生任何不良影响,脱酸效果好的同时还要保持其持久性。
纸质文物保护中的脱酸方法有很多,也非常成熟,目前大致有两个方向的脱酸技术:液相脱酸技术和气相脱酸技术。但因气相脱酸技术的成本等因素,基本很少有在使用,而液相脱酸技术又分含水液相和无水液相,纸张文物及字迹怕水,所以不含水的无水液相脱酸技术成为纸质文物保护中的主流脱酸技术,如Bookkeeper。
保护纸质文物应从日常防治抓起,文物入库前应先对其进行有效的脱酸处理后,将其保存于无酸装具环境中,以延缓其酸化现象的发生。对未脱酸处理和已脱酸处理的纸质文物应分类放入不同的库房,避免群体酸化状况的发生。
防止纸张酸化与氧化是延长其保存寿命的主要因素,再配合定期检测机制,对出现酸化的纸质文物,在第一时间进行脱酸保护处理。除此之外,还要关注库房环境,只有这才能最大限度延缓其酸化,在纸质文物保护中有着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