锐立bookkeeper纸质脱酸

对博物馆纸质文物保护的方法探讨

时间:2020-10-22 11:05:27来源:《卷宗》
来源:《卷宗》2020年第08期
作者:黄小华
 
  摘 要:在博物馆的文化遗产中,纸质文物在其中占较大比例,纸质文物具有较高的科学价值、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保护难度较大。基于此,本文研究博物馆纸质文物容易受损的原因,讨论纸质文物保护的注意事项,保护博物馆纸质文物应满足的要求,研究博物馆纸质文物保护的具体实施内容,从纸张脱酸、温度和湿度的控制、杀菌消毒三方面入手进行总结。希望本文的观点能为关注此话题的研究者提供参考意见。
 
  关键词:纸质文物;温度湿度;杀菌消毒
 
纸质文物保护
 
  博物馆纸质文物的性质取决于制作纸张所使用的原料,手工将麻和破布混合所制作的纸张最结实耐用,而用松脂、树脂酸铝、木屑所制作的纸张质量最差,耐久性不佳。介于这两者之间的纸张类型还有很多,比较常见的是用亚硫酸盐纸浆所制作的纸张,采用一定化学手段,将木浆中的木质素和天然树脂去除,在书籍的印刷中应用较为广泛。与纸张耐久性关系最密切的是纸张的酸度。中性纸耐折力高,酸性纸耐折力低。
 
  1 博物馆纸质文物容易受损的原因
 
  纸质文物的材料制作工艺简单,不仅较为脆弱,而且性质也比较不稳定,经常容易发生分解。经过一段时间的展览,有可能会出现虫害、霉变、受潮等不良情况。纸质文物的化学组成有纤维素、木质素、半纤维素。这些化学成分比较容易发生水解、氧化的反应,经过一段时间以后就会变黄,硬度和耐折度也会同时有所下降。与此同时,外部环境因素也会导致纸质文物受到损坏,在温度逐渐升高的情况下,空气中的湿度就会有所增加,此时纸质文物就会受潮褪色,也有可能会潮解。由于空气中存在着一些有害气体,比如二氧化硫,溶于水就会呈现酸性,导致纸张的机械性能受到严重影响,使纸张变脆,最终酥化成粉末[1]。再比如空气中存在的氢硫酸成分,该化学物质有比较强的漂白作用,很有可能会褪掉文字和图画的颜色。此外,粉尘也是会损害纸质文物的一种因素,如果纸质文物上存在一些粉尘,就会有一部分牢牢附着在纸质文物的表面,对纸张起到一定的摩擦作用,导致纸张起毛甚至是出现穿孔,使得纸质文物最后不再清晰。另外空气中的粉尘还含有大量的霉菌孢子,而纸质文物又是霉菌孢子繁殖的优良场所,进而出现纸张腐烂的不良情况。
 
  2 纸质文物保护的注意事项
 
  纤维素是纸质文物的主要成分,会影响到纤维素稳定性的因素有太阳光、热量、水分。把纸质文物放置在博物馆的展览柜中,并进行展览,在光照的作用下,纸质文物中的纤维素会与空气中的氧发生氧化反应,从而直接导致纤维素分解,这对纸质文物所造成的伤害是不可弥补的。将纸质文物放置在展览柜中,随着展览柜温度升高,内部的微生物含量就会逐渐上升,而纤维素恰恰是供应微生物繁殖的养料,含量势必会有所降低,导致文物的质量受到严重威胁。此外,随着展览柜内部湿度逐渐加大,纸质文物就有可能出现霉化反应,对文物造成无法弥补的伤害。而当展览柜内过于干燥,就有可能导致纸质文物发生勃翘反应,当纸质文物发生勃翘反应就很难再恢复到原来状态。综合上述原因,如今市面上用于装载纸质文物的展柜都能够满足光照、温度、湿度这三方面的要求,故保存时间较长,防护效果较好。
 
  3 博物馆纸质文物保护的具体实施
 
  3.1 应满足的要求
 
  纸张的纤维是一种有机物质,在制作的过程中会向其中加入一些动物胶淀粉、矾、树脂,使得纤维能够形成吸收墨水和色彩的致密薄层。纸张有着比较强的吸水性,当水分过量时,纸张的性能就会有所下降。就光照强度而言,保护博物馆内的纸质文物要保证在3000k左右,而且不会使用紫外线灯具。需要将灯控系统安装在博物馆的展柜中,并考虑到所展示文物的实际要求来调节灯具,从而实现对文物的有效保护。如今保护博物馆的纸质文物对展柜的密封性有越来越高的要求,主要是因为业内人士已经意识到恒温恒湿环境更容易实现对文物的有效保护。现如今大多数博物馆使用的展览柜都是由双层玻璃制成,使得展览柜有非常好的隔热性能,致使展览柜更容易与外界形成稳定的温度差。实践证明,在22摄氏度的环境中微生物难以繁殖。因此工作人员将恒湿系统安装在博物馆的展览柜中,使得展览柜能始终处于恒定的湿度中,既能够有效避免博物馆的纸质文物发生翘勃的不良情况,也能避免微生物大量繁殖。
 
  3.2 对纸质文物脱酸
 
  保护和修复纸质文物这项工作对技术有很高的要求,从事该项工作的保管员需要学习大量的专业知识,在实际的工作中,还需要制定周密的保护方案,有足够的耐心进行操作,更要在操作的过程中小心翼翼。否则的话,不仅不能达到保护文物的目的,还很有可能对纸质文物造成二次污染。要知道保护和修复纸质文物这项课题是非常复杂的,在完成这项工作时,不能仅仅把眼光放在文物本身上,还应该使用有效的手段实现对周围环境的有效改善,为纸质文物流传千古创造条件。做好纸张脱酸工作,纸张之所以会呈酸性,主要是因为纸质文物年代久远,已经发生了变质的不良情况。纸张中残留着一定量的硫酸、明矾和氯漂白剂等物质,这些化学物质有可能导致纸张发生腐蚀和朽坏的不良情况。实践表明酸性纸的耐折力不够高,如果纸张的pH值降低到4到4.5,纸张就会变得非常脆弱,因此,当发现纸张的pH值低于5.6,就需要采取有效的脱酸手段。使用氢氧化钙溶液为纸张脱酸,保证饱和溶液的浓度是0.15%,也可以使用碳酸青梅溶液浸渍纸、气相二乙基锌,这些物质都能有效去除旧纸张的酸性[2]。
 
  3.3 严格把控展览环境的温度和湿度
 
  实现对展览柜温度和湿度的有效控制,引用自动恒温或者是恒温的空气调节装置。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我国目前的条件还很难达到这种效果,只能采用普通的调节方式。如果内部温度过高,就会向其中加入冰块,如果内部环境温度过高,就会使用采暖设备对其加热。如果内部环境湿度过高,就会加强通风,当内部环境过于干燥,就会向其中加入浸水的锯末或者是纸张,另外也会在室内的采暖设备上放置盛入水的铁盘。在某些情况下,也会采取降低温度的方法,来提高室内环境的湿度。总的来说,冬季室内环境的温度控制在12到18摄氏度之间,到了夏天,室内环境的温度不会超过25摄氏度。将相对湿度控制在50到65摄氏度之间。上述指标基本上符合书库的保存条件,另外还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实现对每日温度的合理控制,要保证白天和夜间的温差变化不超过2到5摄氏度,保证湿度每天的变化幅度在3%到5%这个范围内。为了保证温度和湿度能够长期处于稳定的状态,应该对建筑物本身的排水和防潮性能引起关注,保证建筑物的下水道是畅通无阻的。一旦发现墙壁或者是天花板出现了发潮、发霉的不良情况,就要保证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查明缘由,并及时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
 
  3.4 为纸质文物杀菌消毒
 
  纸张文物的纤维属于有机物质,也有很多纸张含有动物胶和淀粉这一类的物质,另外在装订书籍的过程中,还会用到一些浆糊原料,这些物质都能为霉菌和虫害提供营养。在环境和气候条件合适的情况下,很有可能发生菌、虫害蔓延的不良情况。从而将会导致纸张的性能变得脆弱,也会导致纸张的颜色受到污染。因此保存纸质文物,需要先杀菌消毒,起到一定防霉作用。为纸张消毒的方法主要包括两种,一种是熏蒸,此时需要用到麝香草粉、甲醛蒸汽、环氧乙烷。另外一种方法是使用防霉药纸,制作防霉药纸的方法有很多,比如在制作麝香草酚药纸时,会将白吸墨纸放置在10%的麝香草酚酒精溶液中,经过一段时间后,溶剂会挥发,使得麝香草酚能够均匀分布在纸张上,向纸质文物中夹人这样的纸,就能起到杀菌防虫害的作用。保护一些大型的卷轴,则应该使用有较高毒杀效力的消毒剂,就比如五氯酚钠药纸[3]。在制作这种药纸时,需要在10%的五氯酚钠水溶液中,把一卷薄纸浸泡一下,待完全干燥以后,就能使用。除此之外,博物馆内的工作人员,还应该为密封盒做好防水工作,确保后台始终处于关闭严实的状态。为通风和通水装置设置保护网。经常检查博物馆周围的树木,防止鸟类栖息繁衍,起到从根本上防治虫害的作用,做好文物的储存工作。
 
  4 总结
 
  综上所述,实现对博物馆纸质文物的有效保护,应该对纸质文物脱酸,严格把控展览环境的温度和湿度,为纸质文物杀菌消毒。博物馆内的纸质文物不仅见证了历史文明的进步,而且能引导后人逐渐发展壮大,为了避免这些珍贵的纸质文物逐渐减少,必须要对保护纸质文物引起重视,并不断坚持探索和实践,防止文物分解,使纸质文物的文化价值、历史价值、精神价值得以传承和利用。
 
  参考文献
 
  [1]李秀红.浅谈博物馆纸质文物的保护[J].文物世界,2020(01):66-67+62.
  [2]吕毅.浅析馆藏纸质文物的保护与利用[J].中国民族博览,2019(14):225-226.
  [3]溫巧燕.馆藏纸质文物预防性保护应用研究[D].浙江大学,2019.

以上就是【】 http://www.rcicn.com/zhishi/f262相关内容,由锐立文保负责整理发布,如需转载,请带上本站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