锐立bookkeeper纸质脱酸

专家:民国文献很脆弱 比清以前古籍更易破损

时间:2019-07-24 10:02:22来源:

   来源:新文化报

 728823046.jpg
图书馆保存的民国时期书籍
 
  蔡元培、梁启超、王国维、胡适、钱钟书、徐志摩……他们的百余件信札、手稿原件,正在吉林省图书馆《朴庐藏珍———近现代学人手迹原件展》中亮相。有些读者还想借阅其他民国时期的文献。不过,这很难。
 
  “民国时期的文献,都很脆弱,有的甚至一碰就碎,虽然年代并不是非常久远,但却比清代以前的古籍都容易破损。”省图历史文献部主任关长荣道出缘由———一切都是因为纸。
 
  ■现状
 
  轻轻一翻 纸张就出裂口
  民国文献比古籍还难保存
 
  关长荣说,省图馆舍去年搬迁,由于民国文献和古籍需要加倍呵护,就没有随大部队一起来新家。同时,民国文献非常容易破损,16万册馆藏民国文献中,约有1/5存在不同程度的破损。
 
  “1956年,省图筹建时就到民间采购、征集了一批民国文献,当时就发现容易坏,比古籍还难保存。”关长荣说,但是,由于当时保护意识不强,这个问题没有引起重视。
 
  后来在借阅中发现,这些文献很容易损坏。“在桌上放一会儿,就会掉出纸末,严重的还会掉渣,有的时候轻轻一翻,整页纸就直接裂口。”关长荣说,大家心疼又着急,但不知道哪个环节出了问题,更不知道该如何控制。
 
  ■揭秘
 
  工业造纸取代手工造纸
  纸张酸性变大导致“短寿”
 
  近年来,随着研究人员的分析,他们才发现,容易破损的问题根源在纸张。
 
  在民国前,国内使用的纸张都是以树皮、竹、麻等原料作材料,纯手工制造,这样造出来的纸是纯纤维的,有很好的保存条件。纸张为中性或偏碱性,保存期可达数百乃至上千年,也因此有“纸寿千年”之说,古代流传至今的大量古籍珍本、名家书画,大都因采用这样的纸张而得以保存。
 
  关长荣说,民国初期后,我国开始大量使用欧美国家的工业化造纸术,原始的手工造纸术被取代了,“工业化造纸产量大,成本低,但是这样的纸是用木头为原料制成的,为了保证光洁度、便于印刷着墨,加工过程中加入了很多的添加剂,导致纸张酸性过大。”
 
  酸性强,是物品难以长期保存的主要原因之一,“时间久远,加上空气中的水分渗透、光照等因素,纸张之中的纤维链断裂,于是就会发黄、变脆。”关长荣说。
 
  民国时期文献的破损,也具有时代特征。关长荣介绍,1912~1937年之间的文献用纸,以进口的工业化纸张为主,酸化、老化的程度最严重。
 
  1937年开始,全面抗战打响,纸张难再进口,再次回归传统技术造纸,尽管纸张粗糙、表面不光滑,但相对坚韧,现在的民国文献中,保存较好的,以这个时期为主。
 
  1945年之后,抗战结束,进口的工业化纸张重新使用,这几年出版的文献也存在发黄、变脆的情况。
 
  ■新生
 
  制成缩微胶片或数字化 
  使用中性纸张保存重要文献
 
  民国文献易损问题,全国图书馆都在面对、解决。为了让这些信息得以延续,图书馆将文献的内容制成缩微胶片,但这样看起来不方便,需要专用播放机才能阅读。有些重要文献也被影印后重新出版,但也仅限于地方志、杂志等部分重要文献。
 
  2011年起,国家图书馆发起民国时期文献保护计划,将文献内容数字化,这成为国内图书馆都在做的事。
 
  昨天,省图的历史文献借阅室里,几位工作人员坐在电脑前,将已被扫描或翻拍的文献页面影像进行修整,然后制成电子书。
 
  关长荣说,电子书将上传到图书馆正在建立的数据库,今后读者可以登录数据库查询,“目前已经做完了3600种。”
 
  文献上的信息可以以数字化方式保存,可易损的原件仍具有珍贵价值,怎么保存?
 
  省图新馆建了专门的古籍储藏室,恒温恒湿,温度低一些更好,而且需要环境密闭,避免灰尘附着在纸张上造成侵蚀。
 
  关长荣说,最直接的方式,就是使纸张脱酸,“用碱性溶液浸泡后,综合纸张里的酸性,增强韧度。”但这项技术在国内还不成熟,“欧美已经研发出了专门的纸张脱酸设备,但一套设备要上千万元。”
 
  当务之急,只能用其他纸张来固定书页,保证其不掉落。“但现在出版的书籍,基本都是用工业化张纸,年代久远之后,也会面临像民国时期文献一样的易碎处境。我们已经开始有意识地使用酸碱中和的中性纸张进行重要文献的印刷了。”尽管成本较高、工艺相对复杂。关长荣说,这么做,就是为了让重要文献能在后世长存。新文化记者 赵实

 

以上就是【】 http://www.rcicn.com/zhishi/f34相关内容,由锐立文保负责整理发布,如需转载,请带上本站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