锐立bookkeeper纸质脱酸

近代纸质类文物酸化与应对

时间:2019-06-25 10:59:17来源:中国文物信息网
  造纸术的发明是我们祖先对人类的伟大贡献之一。自汉代造纸术发明以来,纸张就被普遍应用于书籍、书画及文献之中。到了清代末期,纸张更是扮演着信息的载体而被广泛使用,成为印证历史的重要文献资料。然而,这几十年间遗留下的珍贵纸质文物,其保存却十分不易。该时期出版的文件、书籍、报纸、期刊大多数都已出现发黄变脆的现象,有的一触即碎,失去翻阅的可能。究其原因,绝大多数都是因纸张酸化所造成的。
 
 
古籍酸化
 
  古籍酸化
 
  一、纸张酸化的原因
 
  人们常说纸寿千年,这是特指用传统工艺手工制成的纸张而言的。那么,为什么近现代造出的纸却大多寿命只有百年,倘若所处环境不佳,保护不好的话,只有几十年,甚至有的连几十年都不到。这就是造纸选料及工艺不同所产生的后果。
 
  根据现代考古发现,我国的造纸发明可追溯至西汉时期。到了东汉元兴年间也就是公元105年,蔡伦在前人实践的基础上,探索出一种以树皮、麻头、破布、旧渔网等为原料的造纸工艺。用这种新的造纸工艺所生产出来的纸张,被称为“蔡侯纸”。唐宋时期,我国造纸业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人们先是在纸浆中加入了青檀树皮和稻草,生产出举世闻名的宣纸。后来人们又在原料中添加了楮、桑、竹、麻等植物纤维,制造出棉纸、竹纸及麻纸等不同品种的纸类。这些传统的手工造纸都是采用植物纤维做原料,并经过浸泡、碾料、蒸煮、漂白、制浆、浇纸、贴纸、晒纸、揭纸等十多道工序而制成的,其特性是纸浆中的纤维较长,且造出来的纸又呈中性或偏碱性。虽经漫长岁月,但如保存得当,仍可保持完整无恙。
 
  18世纪末,法国人罗伯尔首次提出造纸机的构思,并在取得专利权后将其转卖。19世纪初,英国人唐金改进了罗伯尔的原设计并试制成世界上第一台机械造纸机——长网造纸机。机器造纸法所生产出来的纸,无论在规格大小、着色等方面都符合现代出版印刷的需要,且随着生产效率的大幅提高以及对制浆工艺的改革(可用更廉价的普通木质原料和草料生产纸浆纤维),很大程度上压缩了纸张制造的成本。
 
  机器造纸虽然在产能及制造成本上要远优于手工传统造纸,但由于当时技术所限,它的弊端日后也逐渐显现。机器造纸在制造木浆时所用的方法有机械法与化学法之分。机械法就是利用机械的旋转运动来摩擦纤维原料,对其产生撕裂作用,离解植物原料中的纤维成分,从而制成纸浆。用机械法制浆而生产出来的纸张,其物理强度较低。这是因为纸浆中所含的木素无法去除,且浆中纤维短而粗,又含有较多非纤维素,因而在日光及高温作用下容易变黄发脆。化学法就是加入适当的化学药液后,在高温高压下蒸煮植物纤维原料,在蒸煮过程中,除去木素及油脂、树脂等其他非纤维素,使可用的纤维离解而成纸浆。另外,机制纸为了达到抵抗液体扩散和渗透的效果,在制造过程中还要加一道施胶工艺。由于在上世纪80年代以前,基本上都用松香胶作施胶剂,用硫酸铝作沉淀剂,并且施胶过程一般是在PH4~PH5的酸性环境下进行的,所以,早期的机制纸由于这些工艺方面的原因,不可避免地会引入酸性物质。而酸性物质对纸张纤维的损害是最直接的,以至于纸张在若干年后其强度自然降低,这种情况称之为纸张酸化。
 
  二、民国时期纸质类文物及现状
 
  本文所涉及的纸质类文物一般是指1911年至1949年这段时期在中国国内公开出版或秘密发行的具有历史研究价值的图书、报刊以及各党派、政治势力、社会团体和历史人物有关的重要事件的宣言、声明和文件。其中还包括具有佐证价值的各种档案、表册、文章、传单、标语、号外、捷报、布告、手稿、信函、广告、题词及墨迹书画等。极少量在国外出版印行的图书期刊、文件也包含在内。
 
  这些大多被各博物馆、纪念馆、档案馆、图书馆等单位所收藏的近现代纸质文物,其现状大多不容乐观。尤其是印刷品,很多都出现了纸张残缺不全、污迹斑斑,装订用的铁钉及绳线锈蚀或断裂、书脊破损,纸张酸化、变黄发脆等情况。其中纸张酸化对纸质文物的损伤最大,不少单位收藏的近现代纸质文物受酸化影响的要占到百分之九十,有的甚至更高。
 
  在当时,为节省时间、提高效率、降低费用,文献在其形成时无论是手写还是印刷出版,基本上使用的是机制纸。经过六七十年乃至上百年的逐渐酸化,纸张大都呈黄色,有的甚至变为黄褐色。与变色同时出现的是脆化现象,有些脆化严重的报刊,稍微触碰,纸张就会破碎掉落。
 
  相比之下,极少数由宣纸形成的文献,在同样的保存环境下,至今仍显白净而耐折,此类以书画、题词为多。耐人寻味的是,在抗日战争及解放战争期间,革命根据地和解放区由于受到封锁,机制纸的供应十分紧张,当地军民自力更生,用土法造纸(其实就是使用了传统造纸方法,只不过在选料上较为简单,大多使用稻草做原料,制造时又省略了漂白等一些工艺),用土纸所印制的文献,与机制纸相比,粗糙不平,色泽呈灰色,不像机制纸那样容易变黄发脆,目前的保存质量要好于机制纸。如1942年1月中国青年社(延安)编的《青年学习指南》、1945年3月第十八集团军总政治部宣传部编《抗战八年来的八路军与新四军》等。另外,还有用竹、棉花等做原料,经手工制成的纸。这种纸质轻而柔软,色黄而不发脆。用这种纸印制的书籍,如今仍然韧性十足,不亚于宣纸,如1945年4月在重庆出版的陈廋石译《比较经济制度》(下)(内附录有马克思的《共产党宣言》)等。
 
  其实,同是机制纸也有不小的差异。不少反映清末民初时期的政治期刊书籍是在日本印刷出版的,其纸张质量明显高于国内。如1920年陈望道受托翻译的《共产党宣言》中文全译本,全国现仅存11本,均受酸化影响,发黄变脆。而以之为主要翻译蓝本,在日本印刷出版的日文本《社会主义研究》杂志,虽早中译本15年问世,但其状况却要好许多。这虽然与保存条件有很大的联系,但纸自身质量也不容忽视。

 

以上就是【】 http://www.rcicn.com/zhishi/f27相关内容,由锐立文保负责整理发布,如需转载,请带上本站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