锐立bookkeeper纸质脱酸

善本古籍还能保存多少年?—善本古籍酸化问题引起的思考

时间:2020-07-22 13:25:49来源:中国国家图书馆
文章来源:中国国家图书馆
作者:周崇润 李景仁
 
善本古籍
 
  案语:“善本古籍还能保存多少年?”多数人没有考虑过,提出这样的问题,也可能被认为是“危言耸听”,但这确实是一个发人深思的问题。
 
  去年我组对善本特藏文献纸张酸性进行了调查,检测结果是出人预料和令人担忧的。善本古籍用纸多为传统工艺的手工造纸,原来纸张为中性或弱碱性,PH值在7.0—8.5范围内。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有关部门对我国近60种古籍文献纸张酸性进行过检测,结果PH值平均为7.6。其中皮纸为8.3,竹纸为6.9,均在中性或微碱性范围。时隔仅仅40年,通过对我馆馆藏24种古籍纸张酸度的检测,结果PH值平均为6.6,其中皮纸为6.7,竹纸为6.4,已经普遍酸化。与上个世纪六十年代的检测数据相比,善本古籍纸张的PH值竟降低了1个数值,由中性或微碱性变为酸性。我们认为,这一现象预示着我馆善本古籍纸张加速老化变质的开始。如果再不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加以预防,照此酸化速度发展下去,50年后古籍文献的PH值就可能降至5.5左右,100年后就有可能降至5.0以下。而且,根据我组的实验证明,图书纸张的PH值低于5.0以后,其保存寿命最多为100年。据此分析,如果不采取有效的措施,我馆善本古籍最多还能保存200年。这是一个多么可怕的数字,我国的古籍已经保存了几百、上千年,200年相对于过去的一千年,相对于我国五千年的文明史,是不是太短暂了呢?
 
  对于古籍的酸化,应该防治结合,以防为主,防患于未然。因为图书纸张的酸化与老化是同时进行的,纸张一旦酸化,其老化速度也随即加快。等到图书纸张酸化之后再进行去酸,将是亡羊补牢,为时已晚;并且图书纸张的去酸,是一项耗资巨大的工作,需要投入很多财力、人力进行。应当尽快把善本古籍的酸化预防工作提到议事日程上来。
 
  一、酸对图书纸张的危害
 
  近代研究证明,酸是加速图书纸张脆化变质的重要因素。其机理是:酸是一种接触剂,可以降低纸张纤维素配糖键的活化能,加速纤维素分子水解降解,导致纤维素长链断裂,成为易碎的水解纤维素,图书纸张也随之脆化变质,甚至会变成碎末。纸叶的PH值高于6.2(PH7为中性,数值越小酸度越高)只会慢速变质,而低于6.2就会快速变质,低于5.0则会迅速变质。根据相关资料和我们的经验,图书纸张的PH值每降低1,其寿命会减少1/10—1/2。因此,近年来各国图书馆、档案馆都十分重视纸张的去酸,纷纷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开展此项工作。
 
  我馆藏有大批珍贵图书,但去酸工作目前还没有开展,为做到心中有数,我组按照善本部计划,对珍贵文献图书纸张的酸度进行了检测,为今后开展此项工作提供了依据。
 
  二、测酸概况
 
  1、抽样原则
 
  此次测酸时间紧,任务重,为了取得满意的结果,抽样方法十分重要。我们首先确定了以明清古籍善本为重点,全面检测的原则。同类藏品选择不同纸种、不同时期,以及损坏程度不同的藏书进行检测,同时还抽检了部分名著,基本上代表了全部藏品的酸度概况。
 
  2、检测藏品范围
 
  明清及明前善本(包括《四库全书》)、新善本(包括《文革小报》)、西文善本(包括《北堂书》)、民语书刊(包括《贝叶经》)、舆图(包括“样式雷”图样)、金石拓片、敦煌文书、名人手稿等。
 
  3、检测藏品的纸种
 
  善本特藏品的纸种非常复杂,为更有代表性,我们选择图书的纸种如下:
 
  竹纸、皮纸、棉纸(主要是明清善本、舆图、敦煌、拓片用纸);
 
  草纸、贝多罗叶(主要是新善本、民语、手稿用纸);
 
  化学浆纸、机械浆纸(主要是新善本、民语、名家手稿用纸)。
 
  4、检测藏品的年代
 
  善本特藏品的年代跨度非常大,达近千年。为有代表性,我们选择了明前、明清、民国和解放后四个历史阶段的藏品进行检测,涵盖了不同阶段藏品的酸性状况。
 
  5、检测数量
 
  此次检测以明清善本为重点,同时进行普查,共检测藏品75种,含5万余册、件,各类藏品检测数量如下:
 
  明清善本21种,共4万余册(含《四库全书》)
 
  明前善本4种,共40余册
 
  西文善本12种,共5000余册(含《北堂书》)
 
  新善本10种,共90余册(含《文革小报》)
 
  民语7种,共1000余册、件(含《贝叶经》)
 
  舆图7种,共1万余册、件(含“样式雷”图样)
 
  敦煌文书3种,共10余册、件
 
  手稿5种,共1000余册、件
 
  拓片6种,共9册、件
 
  6、测酸仪器
 
  为了既不损坏图书,又达到测酸的目的,此次测酸采用PHS—3C型无损测酸仪(上海宝仪仪器公司生产),PH测定精度0.01。
 
  三、检测结果及分析
 
  1、酸度检测结果(见表1
 
  2、对检测结果的分析
 
表1、善本特藏图书纸张酸度检测结果
善本特藏图书纸张酸度检测结果
 
  (1)注:明清善本PH5.0-6.2均为竹纸,占竹纸的33%。
 
  总结:我馆善本特藏图书大多偏于酸性,酸性较为严重的藏品是古代竹纸图书、新善本、舆图、民语等,其中部分新善本、民语图书的酸性最为严重。
 
  (2)根据本报告第一部分所述不同PH纸张的变质速率,我们对所测数据按PH值范围进行了分类(见表1):PH>6.2的藏品可暂不去酸;PH5.0-6.2的藏品应该去酸;PH<5.0的藏品必须去酸。按此标准,我部藏品应该去酸和必须去酸的数量如表2。
 
  从表2可以看出,善本特藏图书需要去酸达16万余册、件,必须去酸1.7万册、件。新善本、民语需要和必须去酸的比例接近100%。
 
  (3)此次所测数据与五、六十年代所测数据对比显示,古籍善本图书纸张的酸度明显增加,其原因可能与环境污染有关。此外,善本库内存放的缩微胶片也会挥发出酸性气体,对古籍善本纸张的酸性也有影响,建议迁出善本库单独收藏。
 
表2、应该去酸和必须去酸的数量
应该去酸和必须去酸的数量
 
  四、对善本特藏部开展去酸工作的建议
 
  善本特藏图书是我国的国宝,为抢救濒临损毁的珍品图书,最大限度延长其收藏和使用寿命,应着手开展去酸工作,具体建议如下;
 
  第一步,在修复中引入脱酸工序。设两名专职去酸人员,每年约需经费5万左右(包括工资、材料费等)。
 
  第二步,制订善本特藏部去酸工作规划,招聘化学或造纸专业人员1-2人,并根据需要逐步调入去酸人员。制定预算,包括仪器设备材料费、工作间改造费、年度预算等。我们初步估计,前期投入经费需50万左右。
 
  目前,很多国家都已认识到酸对图书纸张的严重危害,并开展了去酸工作,有些发达国家已经开展去酸十几年甚至几十年,取得了良好效果。可去酸目前在我国还是空白,与我国古老文明和经济发展现状不相适应。我们认为,我馆在这方面应该走在前列,将去酸工作纳入我馆业务工作的议程,为保护祖国珍贵的文物古籍做出贡献。

以上就是【】 http://www.rcicn.com/zhishi/f203相关内容,由锐立文保负责整理发布,如需转载,请带上本站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