锐立bookkeeper纸质脱酸

历史档案纸质藏品的保护

时间:2020-06-15 09:52:43来源:《山西档案》
摘来源期刊:《山西档案》2018年 第4期
摘作者:张晔
 
  摘要:历史档案作为一种珍贵的文化资源,绝大多数都是纸质档案。我国历史档案纸质藏品的整体保护情况不容乐观,特别是明清和民国历史档案的保护有待加强。历史档案纸质藏品的损毁问题主要是由人为因素、时间因素和环境因素引起的。为此,需要采取一定措施降低人为因素的影响,通过相关技术手段延缓纸张老化,并不断改善档案保护环境。
 
  关键词:历史档案;纸质藏品;保护
 
历史档案
 
  历史档案记录了人类文明活动的发展历程,属于一种不可再生的珍贵资源。我国有着五千多年的历史,遗留下来的历史档案数量不菲,其中以明清历史档案与民国历史档案居多。从目前的情况看,历史档案纸质藏品的损害程度较为严重,包括纸张老化、字迹模糊等。加强历史档案纸质藏品的保护,有利于我国历史记录的长久保存,促进历史档案管理水平的提高。
 
  一、历史档案纸质藏品的保护现状
 
  (一)我国历史档案纸质藏品的整体保护情况
 
  我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而历史档案则是最直接的见证。我国各级档案馆一直以来都非常注重历史档案的保护工作。据统计,我国现存的历史档案多达2.57亿卷(件),其中属于重点保护的历史档案有1200多万卷(件),近700万卷(件)已经完成了抢救工作,但依然有500多万卷(件)还有待抢救[1]。历史档案的保存时间通常较长,不同历史阶段的档案纸张有差异,且保存条件也不相同,档案损毁程度不一。在一般情况下,年代越久远的历史档案,纸张的老化程度越大。如我国的十二朝古都西安的档案馆保存了31.2万卷(件)历史档案,除了得到抢救的一部分,尚有12万卷(件)存在程度不一的损毁情况,有的档案长期没有得到整理,甚至已成为碎片[2]。又如南昌档案馆于2017年开展了“本馆民国档案文献保护状况调查”的专项研究,根据调查结果,该馆保存的民国档案损毁情况非常严重,有80%出现了中度及以上的老化现象[3]。
 
  (二)明清历史档案纸质藏品的保护情况
 
  明清是距离我们最近的两个封建王朝,遗留下来的宫廷档案和民间档案数量众多。我国的明清档案除了少数用上好宣纸制作的重要档案,如诰命档案、圣旨档案、祭典档案、黄册档案、官员册档案等,纸张的保存质量较好,绝大部分的普通档案都有较为严重的损毁问题,一部分甚至已经成为片渣状[4]。我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前后开展了四次明清档案分布情况调查,发现中西部及东北地区的明清档案纸质藏品保护情况不容乐观,而东部沿海地区的明清档案纸质藏品保护较好,这主要跟投入的人力资源和经费成本有关。明清档案的抢救工作迫在眉睫,但距离全部修复尚有待时日。普通的明清档案保护得不到重视,部分纸质藏品已处于濒危的境地,除了纸张老化以外,还存在残缺、虫蛀、腐蚀、撕裂等现象。有些地方档案馆的普通明清档案还装在麻袋中没有整理,时间一久变成了“档案砖”,增加了档案抢救的难度。
 
  (三)民国历史档案纸质藏品的保护情况
 
  我国第二历史档案馆是当前最大的民国历史档案保存基地,馆藏资源超过了220万卷(件),且保护程度较好。但许多地方的民国历史档案纸质藏品保护情况不容乐观。重庆作为抗战时期的陪都,留下了数量不菲的二战档案文献,至今在重庆档案馆中依然保存着大量的二战文献,但有部分档案损毁情况较为严重。有的档案内页泛黄,且有许多虫蛀小孔,导致字迹变得模糊不清,上下文连接不畅,需要通过猜测才能大致知道内容[5]。延安是抗战时期的革命圣地,遗留下来的红色档案和抗战文献也非常多,但一些藏品的纸张质量偏脆,已经不适合翻读,极大地降低了档案的价值[6]。我国的民国历史档案若不进行及时抢救,将在未来一百年内消失[7]。
 
  二、历史档案纸质藏品的损毁问题
 
  (一)人为因素造成的损毁
 
  人为因素对历史档案纸质藏品造成的损毁主要有五种。一是盗窃行为。由于一些历史档案具有珍贵的历史见证价值,不法分子为求牟利,可能会对此类档案进行盗窃活动。在这一过程中不但会丢失珍贵档案,而且可能会对其它档案造成损坏。二是管理制度不健全,造成大批历史档案得不到整理和利用,由此形成积压的情况。这些档案被遗忘在角落里,没有得到任何的保护,将进一步加快纸张的老化程度。三是档案管理人员在日常工作中,由于工作行为不当造成档案损毁,如没有按要求落实保护流程,或者发生撕裂,都会极大地损坏档案。四是用户在利用档案的时候,缺少一定的保护意识,出现翻页过猛或者偷扯内页等行为,损毁了档案原件。五是档案修复人才的缺乏,耽误了一些历史档案的抢救机会,或者修复流程不科学,都会造成档案损毁。从整体上看,许多人为因素是可以避免的,相关的应对措施也更加容易制定。
 
  (二)时间因素造成的损毁
 
  历史档案纸质藏品的纸张老化问题,主要是由于时间因素引起的。随着时间的推移,不同质地的纸张出现的老化程度不一。在一般情况下,宣纸类的档案寿命最长,而普通纸质档案的老化程度会快一些。纸张老化是历史档案纸质藏品保护必须解决的一个问题,虽然纸张老化是时间流逝的一种必然结果,通过相关技术手段可以延缓老化速度。当历史档案纸质藏品因为纸张老化而变质之后,轻则丧失档案的信息传递功能,重则整个档案原件会变成碎片,导致历史文化遗产记录出现断层。当然历史档案纸质藏品的永久保存是不现实的。时间因素是一种绝对的因素,但如何降低纸质档案的老化速度则是一个永恒的主题。按照正常的老化速度,一件历史档案纸质藏品的保存时间为100年,但通过相关的技术进行保护处理,保存时间则能延长到150年。
 
  (三)环境因素造成的损毁
 
  环境因素是历史档案纸质藏品发生质变的主要外因,作用于纸质本身而决定档案的使用寿命。即使一些宣纸类的高质量档案文献,如果保存环境不良,也会导致纸张的内部成分发生改变,由此降低档案的保存寿命。环境因素主要与纸张的化学性质相关,在正常的保存环境下,纸张损毁属于一个渐变的过程,包括发黄、变脆、粉末化。纸张主要是由纤维素构成的,它会与环境里的一些酸性物质、氧化剂以及水发生氧化或者水解反应。温湿度过高、光照过强时,它的结构也会产生变化,形成一种新的氧化纤维素,极大地影响到纸张的寿命。水解反应主要受到酸的催化作用,纤维素与水发生反应,形成不同于原来质地的短链纤维素,使得纸张变脆。这些化学反应与环境条件密切相关,如环境条件比较潮湿时,氧、水和光会出现很强的协同作用,进一步加快化学反应作用,对历史档案纸张藏品造成更大的破坏。与此同时,光和氧的反应还会降低纸张的强度,使纸张的发黄和变脆的速度变得更快。
 
  三、历史档案纸质藏品的保护措施
 
  (一)降低人为因素的影响
 
  针对人为因素造成的历史档案纸张藏品损毁问题,各级历史档案馆应采取一定的措施,不断降低人为因素的影响。一是加大档案馆内外部的安防措施,打造一条稳固的防盗链,防止不法分子进入档案馆实施盗窃。如安全门、密码锁、警报系统、监控系统等,都是比较可靠的防盗措施。如果档案馆人手充足,还可以安排专人进行夜间值班,进一步加大档案馆的防盗强度。二是建立健全相关的管理制度,使历史档案纸质藏品得到及时的整理和利用。档案整理可以将现有的历史档案进行分类,纳入到日常的保护流程中。这既能通过一定技术措施延缓纸张的老化速度,又能发挥出历史档案的社会与文化价值。三是规范档案管理人员的日常工作行为,严格按照一定的规章流程进行档案管理,及时落实档案保护措施,防止工作人员行为不当而损毁档案。四是制定用户行为约束机制,帮助他们养成强烈的历史档案保护意识,在正常利用档案的过程中做到小心翼翼,尽最大程度保护历史档案的原貌。五是加大档案修复人才队伍的培养力度,由此提高历史档案的修复能力,使整个修复流程变得科学合理,让一些濒危的历史档案有抢救的机会。由于大部分历史档案都有不同程度的损毁,档案馆应本着优先原则,先抢救损毁情况严重且比较珍贵的历史档案,再抢救一般的历史档案,最终使所有的历史档案都能得到修复保护。
 
  (二)采取技术手段延缓纸张老化
 
  在时间因素的影响下,历史档案纸质藏品的纸张老化问题不可避免,但我们可以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延缓纸张的老化速度,使历史档案能够保存得更久。目前使用较多的技术手段有三种。一是涂布技术。该技术在纸张的整理和包装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主要是通过“涂布头”对纸张进行加固。当历史档案纸张藏品的老化程度加重时,容易产生碎片化、粉末化等现象,不适合档案利用。而通过涂布手段对历史档案纸质藏品进行一定程度的加固处理,则能有效延长档案的使用寿命。二是施胶技术。该技术的功能原理与涂布比较相近,都是为了加固纸张。它主要是通过黏合剂在纸张表面进行均匀流畅的上胶,使原本破裂错位的纸张得到加固和纠正处理。由于历史档案比较珍贵,且要保证字迹清晰,应采用透明的胶原料,并在施胶前对纸张进行刮蜡,这样可以防止胶原料里的水分影响到字迹。三是修裱技术。该技术有两个步骤,分别是修补、托裱,使用的原材料有合适的纸张、纺织品和粘结剂等[8]。通过对历史档案纸质藏品的修裱处理,可以恢复或者增强纸张的强度与耐久性,从而使历史档案有更长的保存时间。
 
  (三)不断改善档案保护环境
 
  在历史档案纸质藏品产生质变的外因中,环境因素是最主要的一个。为了改善档案保护环境,需要对环境温度、湿度、光照条件进行控制。一是将环境温度控制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根据“国际档案理事会”制定的标准,对于纸质文献的保藏,不宜温度过高,防止纸张老化速度加快,合理的范围应在14-24℃之间。在这个恒定温度下,最有利于纸质文献的保藏。我国中央档案馆对库房的温度要求是18±2℃。二是合理控制环境的湿度。当档案馆库房湿度过高时,空气中的水分会大量增加,而过低则会形成较为干燥的环境,这都不利于历史档案纸质藏品的保护。“国际档案理事会”规定纸质文献保藏的相对湿度应在45%-60%之间。我国中央档案馆对库房的相对湿度要求则是50%-65%。三是对档案库房的光照条件进行控制。相关实验证明,光对纸的破坏作用在光消失之后仍会持续一段时间;机械强度小的纸,耐光性较差;光对施胶纸的破坏作用更大;光照过强还会加快纸张的化学反应。因此,档案库房应保持一个相对阴暗的环境,不适合使用高瓦数的灯泡,对于窗外阳光的引入也要有合理的设定,可以通过窗帘透明度的选择使库房的光照得到控制。
 
  参考文献:(略)

以上就是【】 http://www.rcicn.com/zhishi/f166相关内容,由锐立文保负责整理发布,如需转载,请带上本站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