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0日上午,《藏书报·古籍保护专刊》年度专家座谈会在国家图书馆召开,来自图书馆界、藏书界、古籍保护领域的专家20余人,畅谈了对古籍保护宣传推广的看法及建议,并对《古籍保护专刊》今后进一步的提升献计献策。
《古籍保护专刊》主编刘晓立总结了2019年专刊的宣传报道内容,包括关注点、重点文章、社会反响等。随后,专家们各抒己见。大家一致认为,《古籍保护专刊》作为古籍保护的专业宣传阵地,每年均在不断提升,2019年内容更加丰富,关注范围广泛,对古籍保护领域的大事件、政策把握准确,受到更多关注,为国家古籍保护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宣传平台。
国家图书馆副馆长、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副主任张志清表示,2019年古籍保护专刊比起前两年有了明显的提升,专刊新闻点多,很好地把握了古籍保护领域的大事,同时也注重了对科学保护知识的普及,并对学术研究的前端有所关注,设立的一些专栏不仅有特色,也为年轻的古籍保护工作者提供了研究交流写作平台,尤其是通过专刊将公私藏界,古籍领域专家和大众紧密团结起来,较好地体现了公私藏书共同发展、共同传承中华文脉的理念。
国家图书馆副馆长、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副主任张志发言
国家古籍保护中心郑小悠博士谈到自己阅读专刊的感受,认为2019年专刊在深度、广度、知识性、启发性方面都上了一个台阶,不仅刊发了颇具学术含量的文章,且对古籍保护的实用性也有所增强,刊登的“小帆说纸”系列、有关古籍普查志愿者的手记等文章体现了分享性,而对“中华传统文化典籍保护传承大展”的系列报道体现了系统性。
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办公室郑小悠博士发言
藏书家 《中国金融》执行主编艾俊川发言
山东大学教授何朝晖发言
国家档案局科学技术研究所研究员荆秀昆发言
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教授刘家真发言
清华大学图书馆研究馆员刘蔷发言
天津图书馆研究馆员李国庆发言
故宫博物院研究员翁连溪发言
藏书家韦力发言
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古籍与特藏部主任杨健发言
天津师范大学古籍保护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姚伯岳发言
《藏书报·古籍保护专刊》由《藏书报》与国家古籍保护中心联合主办,2016年试刊,2017年正式出版至今三年,已完成了77期216个版面的宣传报道。三年来,古籍保护专刊刊发了大量古籍保护相关活动报道、人物采访、主题讨论、研究文章等,尤其是在2019年我们通过专栏、专题报道、专题策划等方式,力求突出专刊的深度性、专题性、系统性。2020年将进一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