锐立bookkeeper纸质脱酸

古代图书档案修复中,糨糊的使用学问!

时间:2021-04-26 09:45:32来源:刘阳《古代图书档案修复中糊糊问题探究》

  我国古代在调制糨糊时就有添加防腐剂的记录,清朝的《赏延素心录》中说:“入白矾少许”。唐朝的《论装背裱轴》中说“余往往入少细研熏陆香末……永去蠹而牢固”。

  明朝《装潢志》中说“先以花椒熬汤……却入白矾末,乳香少许”。后人有在制作糨糊时加入百部、除虫菊等,凡此种种都在于增加糨糊的防霉防蛀能力。

  元代《秘书监志》制糊单中,记载有白麦、白矾、黄腊、皂角等药物,均有利于图书保护。

  明代冯梦祯在其《快雪堂漫录》四十六卷造糊中讲到:“用面加入椒,矾,蜡等粉末;于配入白芨法作糊,永远不受霉湿。”百部根是一种单子叶植物,其块根中含有百部碱、百部次碱、异百部了次碱等多种生物碱。而且其性微温,味苦甘,有驱虫抑菌的作用。以流传至今的实物可以看出,古人的制糊技艺是十分成功的。例如卷轴装唐写本《大般若波罗蜜多经》第一百九十七卷,全长687厘米,由十四张碧纸黏接而成,经卷接缝宽度为2毫米,所有糊剂黏接力强,十四个接缝至今未脱缝,黏接处也未被虫蛀。

  清初孙庆增在《藏书纪要》中叙述其措施说:“毛氏汲古阁用伏天糊裱,厚衬料,压平伏。裱面用洒金墨笺,或石清、石绿、棕色紫笺,俱妙。内用科举连裱里,糊用小粉、川椒、白矾、百部草细末,庶可免蛀。“古人特别注意装订、修裱书籍所用的糨糊配制是否得当。糨糊以面粉或淀粉为主要原料。有时也加入白芨、胡椒、乳香、明矾、黄蜡、花椒、百部的煎出液等成分。其中有的成分能起防腐辟虫的作用,可使文献永无蚀、脱落等患。装潢书所用的材料——糨糊是由淀粉加水煮制而成的,极易生霉引虫。因此,装潢中制糊是一关键。

 

清初孙庆增的《藏书纪要》

 

  明代谢肇淛在《五杂俎》中记载:“装潢最忌糨糊厚裱之物。宋书多不蛀者,水裱也。”古人为避免淀粉糨糊装书易虫蛀,曾采用楮树汁,飞面,白芨末三种东西,调和得像糨糊一样,用它黏纸,坚如胶漆,永远不会脱落,为了防备虫蛀鼠咬,古人在用淀粉制糊过程中,也有考究。

  孙庆增在《藏书纪要》中记载:“糊用小粉,川椒,白矾,百步草细末,庶可免蛀。”南宋汪应辰在《后山谈丛》中记载:“赵元考用寒食面,腊月雪水为糊,则不蠹。”为了避免在装潢过程中种下日后霉烂虫生的因子,古人连使用糨糊这区区小事也不肯轻易放过。

  内容摘自:刘阳(河南省图书馆)在《研究探索》中发表的《古代图书档案修复中糊糊问题探究》。

 

  PS:图书档案修复中,如发现纸质酸化变脆应及时进行脱酸处理,以延长其使用、收藏寿命,专业成熟纸张脱酸技术,就找锐立文保!

【相关推荐】

档案馆(库房)如何做防虫防霉?

浅谈脆化纸张档案的修裱

浅谈纸质档案保管的方法

略论纸质档案的现代保护技术策略

以上就是【】 http://www.rcicn.com/zhishi/f374相关内容,由锐立文保负责整理发布,如需转载,请带上本站链接。